產科超聲波檢查
產科超聲波檢查或嬰兒超聲波檢查是以聲波將掃描子宮內的胎兒後所得到的資料建立成影像。超聲波檢查的模式主要分為兩種:
腹部超聲波檢查:以探測器於孕婦腹部進行掃描;
陰道超聲波檢查:以一幼長探測器,並以塑膠或乳膠覆蓋後再放入孕婦陰道內進行掃描。
大部份產科超聲波檢查都是經腹部進行掃描的。懷孕初期,醫生偶然會因腹部超聲波未能取得清晰的影像而採用陰道超聲波作檢查。
不論是腹部或陰道超聲波檢查均不會引起痛楚,亦不會傷害胎兒,在懷孕任何階段都可進行。許多婦女都視產科超聲波為產前檢查的重點項目。在檢查中能見到胎兒在子宮內活動,揮手踢腿等動作,是會令準父母非常興奮的。除了享受當中的喜悅,於懷孕不同階段進行超聲波檢查,亦有其醫療作用。
第一孕期超聲波檢查(6-12週):
確定女士已經懷孕及妊娠的位置,排除宮外孕的可能性(非子宮內的懷孕);
確定妊娠的週數及判斷是否需要更改預產期;
確定胎兒的數目;
確定胎兒健康成長,排除流產;
在OSCAR篩查時,量度胎兒頸皮厚度。
第二孕期超聲波檢查(13-28週):
懷孕20週時進行結構性超聲波檢查以偵測胎兒的結構是否正常
胎兒生長超聲波檢查以量度胎兒生長的進度
量度孕婦宮頸長度以評估孕婦是否有早產的風險。
第三孕期超聲波檢查(28週後):
胎兒生長超聲波檢查以量度胎兒生長的進度及量度羊水量;此時期的超聲波監察對懷有多胎妊娠或前次懷孕有併發症的孕婦特別重要;
量度孕婦宮頸長度以評估孕婦是否有早產的風險;
確定胎盤位置,有前置胎盤者需進行剖腹分娩;
圍產期時,超聲波檢查能確定胎位是否正確。如果胎兒並非頭先露,產科醫生便要與孕婦相討分娩的方式。
結構性超聲波檢查是特別的產科超聲波檢查,建議由母胎醫學專科醫生為孕婦施行。除了結構性超聲波檢查外,我們可以為孕婦提供其他所有產科超聲波檢查。
我們所有診症室都設有超聲波儀器及配備架空顯示屏,以便孕婦觀看整個檢查過程,亦方便醫生將超聲波結果解釋予孕婦知道。